東莞鋁陽極處理過程中,氧化膜易剝落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多個方麵,主要包括材料因素、工藝參數控製、操作環境以及後續處理等環節。以下是對這些原因的具體分析:

一、材料因素
鋁合金成分:鋁合金中如果含有較多的雜質元素,如銅(Cu)、鎂(Mg)等,這些元素在陽極氧化過程中可能發生陽極溶解,形成空穴或不連續的氧化膜,從而降低氧化膜與基體的結合力,使其易於剝落。特別是2係和5係合金,由於其成分特性,更容易發生氧化膜剝離現象。
原材料質量:原材料本身的質量問題,如表麵存在裂紋、夾雜物等缺陷,也可能導致陽極氧化膜在形成過程中產生缺陷,進而降低其結合力和耐剝落性。
二、工藝參數控製
電解液溫度:電解液溫度過高會加速氧化反應,但同時也會使氧化膜變得疏鬆多孔,降低其致密性和結合力。當電解液溫度超過一定範圍(如30℃)時,氧化膜容易鬆動並變成粉狀,進一步導致剝落。
電流密度:電流密度過高會導致氧化膜生長過快,內部應力增大,同時產生過多的焦耳熱,使氧化膜溫度過高而膨脹,增加開裂和剝落的風險。
氧化時間:氧化時間過長或過短都可能對氧化膜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。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氧化膜過厚、粗糙,內部應力增大;時間過短則可能使氧化膜過薄,無法形成良好的結合力。
電壓控製:電壓不穩定或設置不當也可能導致氧化膜質量不佳,進而影響其耐剝落性。
三、操作環境
清洗不徹底:在陽極氧化前,如果鋁合金表麵清洗不徹底,殘留有油脂、汙垢等雜質,這些雜質在氧化過程中可能形成夾雜物或氣泡,降低氧化膜與基體的結合力。
環境汙染:如果操作環境中有害氣體、塵埃等汙染物較多,也可能對氧化膜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,如導致氧化膜表麵出現缺陷或降低其耐腐蝕性。
四、後續處理
封閉處理不當:封閉處理是陽極氧化後的重要步驟之一,旨在提高氧化膜的耐腐蝕性和結合力。如果封閉處理不當(如封閉劑選擇不當、封閉溫度或時間控製不當等),可能導致氧化膜封閉不良,降低其耐剝落性。
機械損傷:在後續的加工、運輸或安裝過程中,如果鋁合金製品受到機械損傷(如劃傷、碰撞等),也可能導致氧化膜剝落。